前身為十日挺市立清津峽小學(1960-2009)
在廢校之後 校園裡的校舍+體育館 改建成大型藝術作品倉庫
2015年更成為 大地藝術祭作品展示美術館~
磯辺行久記念越後妻有清津倉庫美術館
簡稱為SoKo/ソーコ 是倉庫日文的發音
倉庫的新發想是 展示同時保管!!!
美術館裡 收藏擺放的是 日本知名藝術家 磯辺行久的創作作品
這一天的行程從一早的
再到 清津峽...然後是Soko"倉庫"..
每一次拿起 光鏡頭就有兩公斤的單眼相機時~
腦海中就閃過 壯碩的健美先生舉著啞鈴的畫面...
大地藝術祭 一整天的實在太多照片要拍..
以至於到了傍晚 我的膀臂已痠痛不已!!!
照片量就咻!!!的銳減 清晰度也...簡單來說就是理由很多...
磯辺行久先生 旅美之前
早期主要的版畫以及浮雕作品全貌..
作品豐富又充滿趣味感!!!
磯辺行久的世界-從符號到環境
好的創作 會讓人對作品有不同的發想
同樣的形狀上頭 有不同的發想
自由自在地 創作他的前衛...
看著作品同時 讓人也想加入他的創作
OS:這個徽章作品真的可以替換喔!!!
好想也畫上一個石膏中混入大理石的徽章喔...(哈)
"倉庫"裡當然也有 磯辺行久先生 較後期的作品
在他旅美之後 創作重心 逐漸移到建築與都市計畫上頭..
之後 慢慢地 他離開藝術地創作 主要在關心生態環境的研究..
歸國後的磯辺行久先生 負責調查越後妻有當地的地理環境
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
走遍了當地田野調查而來的地形'氣候'風土資料..
作品包含了 河川到哪裡?'信濃川過去的流經位置比現在高25M'
古信濃川的自然堤防在這裡' 土石流紀念碑 虹吸引水紀念碑..等
而當時的構想準備階段 成為了 日後大地藝術祭計畫的主要架構..
小小休息室 有著邀請旅人一同創作的牆面..
前進體育館囉..
信濃川河階台地的紀錄..
流動的雕塑2018
一分鐘的風扇時間 會讓降落傘充滿了氣
當風扇停止之後 風向降落傘每次都會變成各種形式...
乖咪兩人 在這個降落傘下 享受它不同方向降落的療癒!!!
磯辺行久先生 1969年就開始做降落傘的飄浮雕塑...
在官網站裡 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降落傘...
在"倉庫"外圍可以看到 很多黃色的旗子...
是久遠的歷史中 不斷的改變姿態的信濃川 100年前流經的河道分布位置~
近年因為田地整備與水壩建築
等人工重大因素而加速信濃川的變化...
甚至還發現了 一萬五千年前地層中自然堤防的遺跡
古信濃川的河面位置是在比今天的水面高出25M的空中~
二十年的時間裡
磯辺行久先生 慢慢地在中里地區發表他的作品
古信濃川的自然堤防在這裡' 土石流紀念碑 虹吸引水紀念碑'
信濃川過去的流經位置比現在高25M 還有 河川到哪裡?
一開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這些作品
慢慢地串在一起 信濃川的輪廓顯明在大家的眼前
就像是看著推理小說 跟著作家筆下留下的線索發展
那種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啊 的感受...
看著小朋友沿著黃色旗幟開心地跑步著~
遙想像著 信濃川在25公尺的高空中 漂流過去的景象...
似乎聽見磯辺行久先生說著:信濃川曾經流經過這裡喔!!!!
突然有種好浪漫的感覺~
美術館 從2000年以來
一直發表以 越後妻有的土地為主題的作品
並以猶如大地藝術祭思想骨幹骨幹的
磯辺行久先生作品作為常設展~
如果你有機會前來清津峽 別錯過拜訪"倉庫"美術館~
同場加映 也在中里的另一個作品
由Atelier Bow-Wow+東京工業大學塚本研究室 河口龍夫
@JR 飯山線越後田澤站 製作年2012年
與JR飯山線越後田澤站的月台
平行設置的狹長小屋<船之家>N060
收藏 河口龍夫的作品小屋
從小屋牆壁的間隙透進來的自然光
溫柔的包圍整個展示空間..
河口龍夫的<航向未來>N061
在古老的木船上 覆蓋了無數種子
作為現代的諾亞方舟航向未來..
<引用自官網敘述>
從水上誕生的心之杖 N062
在船之家內的一個房間
湧出來的水 裝滿在水缸裡..
上頭以及牆上 掛滿了各樣的拐杖
激發了人們對這片土地生命之源和未來的思考
<引用自官網敘述>
朵:嗯..好吧 我充滿了問號???
我是不太懂 大地藝術祭有部分這類 神秘宗教fu的...
嗯.. 2012年製作的作品啊...
應該要說 大地藝術祭 在我們這次的旅行裡
看到的 某些非2018期(第七屆)製作的作品 沒有維護得很好..
我不想批評 但之前製作的作品維護上真的需要再加油一點啊!!!
這艘黃色小船<航向未來>
彷彿就是件 被遺忘在廢墟裡的作品...
然後 它還是出現在2018的大地藝術祭公示裡啊!!!
在短暫可以停留"中里"的時間裡 特別衝來拜訪它
心裡頭難免感到惋惜 殘念捏...& がんばって(加油)!!!
船之家 - 航向未來 - 從水上誕生的心之杖
DAY1
DAY2
DAY3
DAY4
DAY5
DAY6
DAY7